河南日報客戶端2021.01.06 11:33
前言
2020年12月10日—12月13日,河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促進聯盟(以下簡稱“河南中醫藥強省聯盟”)舉行“走出河南看發展”系列活動之“對接廣東 擁抱珠江”中醫藥創新發展調研行動,河南省13家市(縣)級中醫院、1家中藥生產企業委派代表參加調研。為夯實調研成果,特約此次調研成員分享所思所想,持續碰撞思維,共促河南中醫藥強省建設!
本期嘉賓:信陽市中醫院院長宋進良
2020年12月中旬,我跟隨河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促進聯盟調研考察團隊來到廣東,先后參觀了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和佛山市中醫院,以中醫醫院為窗口我感受到了廣東省開展中醫藥工作的廣泛度、深入度和靈活度。
廣東省中醫院中醫特色鮮明,中醫文化氛圍深厚,并重視現代醫學的應用,是我國中醫醫院在當代創新發展中的一面旗幟。廣東省中醫院現代醫學與中醫藥在臨床中的融合推動了中醫藥創新發展,目前擁有國家級區域中醫診療中心6個。其中,每天中藥處方上萬張,中藥參與治療程度之高可見一斑。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辦院條件局限性較大,但康復科在傳承中堅持創新、不斷突破瓶頸,不但跳出了醫院局限性而且跳出了康復學科自身局限性,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康復科收治疾病譜在廣度與深度方面均有了較大范圍的拓展;佛山市中醫院骨科把傳統的中藥水、膏、夾板、手法整復等方法與現代化骨科技術相結合,臨床綜合服務能力得以釋放,僅骨科就擁有病區18個,開放床位達千張以上。
在廣東省中醫藥局的大力支持下,廣東省中醫院持續在全國范圍開展“杏林尋寶”十余年,匯集了一批非藥物中醫療法大師,幾百項傳統中醫療法得以整理、傳承、弘揚。此外,群眾對中醫藥認知度、認同度高,僅治未病中心全省就有106個。
廣東省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的創新傳承,取得了點、線、面等較為立體的發展成效,中醫藥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作為一名中醫院院長,我為他們取得的發展成果感到震撼,結合具體工作實際,我的體會有七點:
(一)中醫的鮮明特點必須突出;
(二)中藥參與治療的程度必須提高;
(三)中醫名醫名家的支撐作用必須強化;
(四)必須結合現代醫學手段;
(五)把優勢學科或者重點專科作為發展的支撐點;
(六)要充分利用現代媒介擴大宣傳,增進社會各界對中醫藥的了解,夯實中醫藥群眾基礎;
(七)要突破傳統的保守的思想,走出去,多交流。
做到以上七點,中醫醫院一定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強,乘著新時代中醫利好政策的東風,中醫藥一定會在滿足人民群眾健康新需求中作出巨大貢獻。
——嘉賓簡介——
宋進良,男,1972年10月生,1997年7月參加工作,2007年12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碩士研究生,主任醫師,信陽市中醫院院長。
2008年獲得信陽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為第一獲獎人。2011年榮獲信陽市第七屆青年科技獎,并被授予信陽市優秀青年科技專家稱號。2012年獲信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為第一完成人。2012年被評為信陽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015年被授予信陽市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5年被命名為第九批信陽市拔尖人才。2015年獲信陽市五一勞動獎章。2017年獲全省干部保健工作先進個人。2018年獲信陽市“最美家庭”。現任信陽市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信陽市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副會長、信陽市五屆人大常委、河南省脊柱脊髓損傷學會創傷急救防殘治殘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肢體康復專業委員會創傷急救防殘治殘學組副主任委員。
文章來源:https://www.henandaily.cn/content/2021/0106/CHFBDC.html
上一篇:宋進良:永懷赤誠的“抗疫”先鋒